+

    预约电话

13661961467

玖琰舫小程序

客服微信

—— 提供一站式生活美学、社会美学服务、课程培训


茶艺   团建   沙龙   路演   昆曲    书画     插花    古琴   相亲     亲子

雅集   手作   汉服   茶会   国学    文旅     宠物    马术   商会  •  礼品


新闻动态

News
【上海下午茶 】玖琰舫:高麟溢:九旬茶人的爱茶心
来源: | 作者:玖琰舫 | 发布时间: 2023-09-02 | 85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麟溢,茶学家、农业部原农业局副局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原副理事长



第一次听别人提到高麟溢,便对这位老人家肃然起敬。2005年,上海吴觉农纪念馆筹备在即,不少茶人主动捐资捐物,远在北京的高老为了汇款,以古稀之龄在银行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




2018年,茶学家、农业部原农业局副局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原副理事长高麟溢进入耄耋之年,年近九旬的高老初心不改,依然怀揣着一颗拳拳爱茶心,只要茶行业需要,他就会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句开题话,几番茶人情




“我这一生比较知足,国家对我的培养付出很多,但我对国家的贡献却很少。”采访伊始,高麟溢的一句话,瞬间打动了我们的心。




对于高老来说,对茶的感情仿佛是与生俱来。1928年,他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罗东乡木桥村的茶叶世家。“我的爷爷、爸爸都是茶商,爷爷更是被送外号‘十里香’。”高麟溢笑着说,“爷爷常到上海、天津、香港做生意,一次在轮船上泡茶,茶香四溢,引来船上诸多乘客围观、品茶。一款茶来自哪儿,是什么品种,他都能品出来。”耳濡目染地,高麟溢自小也爱喝茶,每次放假回家,常往茶山、茶厂里跑,边看边学,跟着采茶、加工茶,成了家里的小帮手。家乡出产的乌牛早茶的茶香,更是深深刻在他的生命中。




他清楚地记得,乌牛早茶特殊的采摘方式。“按照当时传统的采摘方法,是直接采摘叶子,而要将茶树枝干割断后带回去采,被称为‘台刈’。我们俗称‘三年两头刈’,隔一年割一次茶树,保证第二年茶树长得好。”从大学开始,到走上工作岗位,乌牛早茶时刻牵绊着他的心,只要有研究方向或是发展心得,他都会倾囊相授。那一个偏远贫困的小山村,当年只走出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个就是高麟溢——他一举考上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也促成了与茶一生的缘分。



“绿改红”浪潮的“实践课”



“绿改红”浪潮是新中国成立后茶产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一段时期内,高麟溢为此不断奔波。“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抵消前苏联的部分借款,按照对方的要求,我们须向对方出口茶叶,主要是红茶。由此,我国茶叶生产开始大规模‘绿改红’。”1951年3月,浙江绍兴成为第一批绿茶改红茶示范区,正在复旦大学就学的高麟溢,不仅被派到绍兴学习,还到乡村推广技术和方法。23岁的他从绍兴出发,坐车、步行,一路翻山越岭,最后抵达嵊县(今浙江嵊州)的北山区。在那里,他组织培训班,建立初制所,传递烘焙、发酵的知识,为茶农带去直接的帮助。




到了华东农林部工作后,他又到皖北金寨县参与红茶改制工作。彼时经验日益丰富的他干得更加顺手和出众,不仅筹建了红茶初制所,还借此制定采制操作规程传授技术。这位远道而来的年轻小伙子,得到了当地茶农的热烈欢迎。




当时,前苏联也派来专家多次指导、交流。高麟溢又赶上了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参加中苏茶叶考察组,跟着考察了三省十多个县,参与收集、整理、编写考察资料;陪同两位前苏联专家指导祁门红茶初制示范试验……




苏联专家当时提出的“茶树条栽密植”、“定型修剪技术”等专业茶叶术语,在60多年后的今天,高麟溢依然可以毫不含糊地讲出来。正是这样的经历,加深了高麟溢对于茶叶机械化的关注,成为了日后推动机械制茶理念的实践来源。



一本手册,一段历史


在采访中,高麟溢搬出了一摞厚厚的工作笔记。由于年代久远,本子多数都已泛黄,有的纸张甚至散了架,翻开一看,密密麻麻地手写了大量的数字和文字:收了多少茶叶,价格多高多低,茶园的面积多少,产量多少……这哪里是工作册子啊,简直是珍贵的茶产业发展历史记录!


在老人家的心里,这些数字和文字也是历历在目,提到哪年茶业界发生了哪些大事,高麟溢如数家珍。“我到农业部工作以后,一直是和数字打交道。1957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494万亩,总产量是232.2万担,这些都得益于1954年的一次重要会议。”高麟溢所指的那次会议,就是全国茶叶会议,那一次,恢复荒芜茶园被提上议程。在他看来,会议为当时的茶叶发展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整个国家的茶叶发展日益蒸蒸日上。






“还有个重要的口号是‘5万担’。”高麟溢笑着说,那是1974年,我国确定了100个年产5万担茶叶基地县的规划工作。在他马不停蹄地在产茶区进行考察和统计时,就在安徽休宁县发现了惊喜。




“休宁通过3年时间已经实现了5万担的目标,这在全国是多么成功的一个典型啊!我立刻汇报给部委,他们非常重视,没过多久,就把全国年产5万担县经验交流会开在了那里。”到了1976年,全国年产万担县已有117个,其中年产5万担的县由6个增至18个。



甘做茶行业的“螺丝钉”



1981年,高麟溢担任国家农业部经济作物局副局长、农业部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三年后,他又担任农业部农业局副局长。所有的这些职务,不仅不离茶,更让他能施展拳脚,多干实事。



1988年离休后的高麟溢,依然忙碌。1990年,他与茶界同仁一起筹建了中华茶人联谊会,并担任首届副理事长。后来,他又联合老茶人,组建了当代茶圣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只要身子骨硬朗,有茶乡需要评审、考察,高麟溢更是会满怀热情地前往。将毕生所学交给当地的茶农,为茶叶发展出谋划策,依然是他步入老年后的一件乐事。


在一次丙申读书茶会上,众多新老茶人在会上畅所欲言,当时正值米寿的高麟溢侧耳听、认真讲,更是整整坐了3个小时没有离席。他说,愿做茶行业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他,他便全力以赴地进行实践和努力。



“我就是希望继续为普及茶叶知识,弘扬茶文化,推动茶叶经济和富裕茶农多作一点贡献。”高麟溢说。


高麟溢从事茶叶工作一辈子,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并传承了吴觉农茶学思想和茶人精神。

上海茶馆玖琰舫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主营上海商务接待上海茶艺表演上海文化沙龙上海下午茶上海企业团建上海企业路演上海商务会议上海茶文化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昆曲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国学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汉服沙龙和课程培训海派旗袍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花艺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书画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古琴沙龙和课程培训上海沙龙上海雅集艺术展览中式茶点等活动,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生活美学社会美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