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到哪儿都受到了当权者的隆重款待,无论到哪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
这之后,他在家乡同弟子整理《诗经》、《经书》,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并写成了《孟子》一书。
他在孔子“君子论”的基础上,加以阐发,强调内在道德之同时,又突出德性之外在发展。
在他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孟子对于“君子社会”早已心驰神往。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自我造诣,从而有所收获。
“自得其道,左右逢源”是许多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信仰和信念。
坚定这一信仰就在于以人生之道的“自得”为价值追求,在修为上下真功夫。
坚定这一人生信念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认认真真进德修业。
学问修到成熟之后,方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为人处世上得心应手,悠然自得。
被世人尊称为“半圣”的曾国藩,年过五旬依然努力学习。
学习数理化,兴办洋务运动,就连行军途中也常常随身携带书本,抽空就要读几章。
他在宦海沉浮里治学,在戎马倥偬间问道,在持家育人中追思。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思想时时刻刻处于一个清醒的状态。
在迅速更迭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至纯
意思是说:有品德的人,就是没有丧失像婴孩般天真淳朴的心的人。
赤子之心,最早是用来形容圣人的,这样的人不偏不倚,抱朴守真,无为不争,如婴孩般醇厚质朴。
按照他的“性善论”来说,修身养性是为了保护人的本性,让本性不受外界事物的污染。
拥有赤子之心的人,纯洁善良,懂得关爱他人,这样的人多起来,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从他的生平、创作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来看,他是一位保持着真性情和真感情,德行高尚的诗人。
他的好友颜延之称,陶渊明“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小时候不爱同人交友,长大后为人更是心地纯良。
其思想醇厚,独具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就这样评价过陶渊明:“他的人格,他的思想,如同他的诗一样,最平淡也最深厚。”
我们常说“富能润屋,德可润身”,心灵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美好的德行正是君子的代名词,这样的人即便是身处陋室也能一样光彩照人。
自省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所以与常人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所存之心不一样。
在孟子看来,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因为他们常常将仁存在心里,将礼存在心里。
若是旁人对其蛮横无理,君子也会进行自我反省,是其不仁还是无礼。
他们一步一步修行,向尧、舜、禹看齐,希望也能达到圣人的高峰。
提起“自省”,王阳明说“学须反及,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从他励志做圣贤的那一刻起,“格物穷理”便成为了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格物并非一日就能见到成效,在格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省、反思。
一次次地推翻此前的理论,一次次地建立新的理论,最后才创立了心学。
不善于反省的人,总会将过错推给别人,推给命运,如何都不会去检讨自己,反省自己。
反省,涤荡心灵,让蒙住双眼的阴霾从心中流走,帮助我们找到曙光,照亮脚下的路。
自得,方能进步;至纯,足以本真;自省,才能拥有“迎刃而解”的本事。
这是孟子心目中之君子,是后世仁人志士所奉行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更是我心中向往之君子。
他们的精神与气概构成了中华民族崇尚民族气节、坚持正义、具有顽强之民族凝聚力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特征。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子孙后代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